2022年9月规划动态

时间:2022-09-26

国家规划动态

1.国家林草局:《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国家林草局今天(19日)发布,《全国天然林保护修复中长期规划(2022—2035年)》日前通过专家评审。有关专家学者审议后认为,《规划》将保护与修复相结合,以提升天然林质量效益为核心,实施天然林与公益林管理并轨,促进天然林正向演替,提升林区经济转型发展,体现了新时代天然林保护修复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定位和历史使命。《规划》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天然林保护修复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战略布局、目标任务,丰富了天然林保护修复的内涵。国家林草局官网

3.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在产业规划等方面继续给予指导和支持推动中国声谷做强做大9月20日,工信部、安徽省政府共同推进安徽智能语音产业发展领导小组会议在合肥召开。会议指出,十年来,在部省共建合作机制的推动下,中国声谷发展迅速,广度深度不断拓展,前景十分广阔。要全面评估产业发展状况,科学谋划中长期发展规划,以高质量规划引领高质量发展。立足自立自强,加大科技研发攻关力度,推动智能语音等底层技术不断创新突破,提升核心竞争力。强化应用牵引,加强示范应用,积极先用先试。加强开源体系建设,促进上下游、产业间融通发展,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断拓展产业生态。进一步深化部省合作机制,工信部将在产业规划、平台建设、产教融合、示范创建等方面继续给予指导和支持,与地方合力推动中国声谷做强做大,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地标。安徽日报

3.《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发布近期,全国绿化委员会编制印发《全国国土绿化规划纲要(2022—2030年)》。“十四五”期间,全国规划完成造林种草等国土绿化5亿亩,治理沙化土地面积1亿亩。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2%。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进一步增强,生态安全屏障作用显著发挥,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到2030年,自然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沙化土地和水土流失治理稳步推进,生态系统碳汇增量明显提升,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生态状况持续好转,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进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土绿化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1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4.02%,森林蓄积量达到194.93亿立方米,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连续保持“双增长”;完成种草改良6.11亿亩,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0.32%,草原持续退化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完成防沙治沙3亿亩,土地沙化程度和风沙危害持续减轻,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高,全社会生态意识明显增强。林草局网站

4.国家发改委仍不受理一般地级市首轮轨交建设规划城市轨道交通仍执行2021年9月的严控政策,国家发改委仍不受理一般地级市首轮建设规划。北京交通大学教授赵坚对第一财经分析,轨道交通不光建设成本很高,建成之后运营成本也很高。很多三线城市中心城区人口规模规模不够、客流不够,建了轨道交通后,财政支撑不起。以地铁为例,2017年批复的广州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每公里造价达8.5亿元,长沙城市轨道交通第三期每公里造价也达到了6.9亿元。根据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中国内地一共有51个城市投运城轨交通线路9573.65公里其中地铁7529.02公里,占比78.64%。目前获准修建地铁的,主要是一二线城市,包括4大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23个省会城市(4个人口规模较小的省会城市未在列),以及苏州、无锡、东莞、佛山等经济大市。传统意义上的三线城市只有徐州、洛阳、绍兴、芜湖等少数几个。而曾经获批修建地铁的包头在2017年8月被叫停。一个城市要建设城市轨道交通需要什么标准呢?目前参照的标准是2018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公布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其中,地铁主要服务于城市中心城区和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地区,申报建设地铁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30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30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申报建设轻轨的城市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应在150亿元以上,地区生产总值在1500亿元以上,市区常住人口在150万人以上。拟建地铁、轻轨线路初期客运强度分别不低于每日每公里0.7万人次、0.4万人次,远期客流规模分别达到单向高峰小时3万人次以上、1万人次以上。以上申报条件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按程序适时调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

地方规划动态

1.《广州市城市地下空间规划》印发近日,《广州市城市地下空间规划》(下称《规划》)正式印发,该规划以轨道交通网络为骨架,多线换乘(枢纽)站点为节点,形成“一核、一网、六片”的空间结构。其中,规划城市轨道地下线路48条、城市轨道地下站点480座;规划19条山岭隧道、规划25条水下隧道;规划15座地下污水处理设施、22座地下大中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和环卫停车场等。广州市人民政府官网

3.雄安新区规划政策体系基本建立。中央批复雄安新区规划纲要后,河北省及有关方面陆续出台雄安新区总体规划、起步区控制性规划、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4个基础性规划和20多个专项规划,构建起“1+N”规划体系。同时,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河北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指导意见》,有关方面出台了19个配套实施方案,为雄安新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澎湃新闻

3.《徐州港绿色港口发展规划(2021-2035)》中期成果研讨会召开9月20日至21日,徐州市港航中心、各县(市)区港航中心相关人员及港口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研究完善《徐州港绿色港口发展规划(2021-2035)》(以下简称《规划》)成果。2021年徐州市港航中心委托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华设设计集团共同承担《规划》编制任务,并会同县港航中心、港务集团等有关部门单位业务骨干组成工作专班,共同努力,形成了规划中期成果。《规划》明确了“以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为导向,通过制度设计、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等手段,着力构建“资源节约、能效提升、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管理高效、理念深入”的绿色、循环、低碳港口运输体系,实现徐州港与经济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提出了“充分发挥创新驱动的支撑引领作用、充分挖掘结构性和管理性绿色循环低碳发展潜力、充分运用典型示范带动效应”的基本原则。制定了强化顶层设计,运用科技信息技术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从而全面推动徐州港绿色发展大跨越的目标。江苏省交通运输厅

4.规划师在行动|北京:扎根基层推进空间治理现代化责任规划师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对于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多规合一”改革,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和乡村建设行动的决策部署,解决基层规划专业技术力量不足、规划落地“最后一公里”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具有长远意义的一项改革实践。其中:通州区“双师”协作推进空间精细治理2020年以来,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通州分局统筹21支团队,组建分区分类的责任规划师、责任建筑师(简称责任双师)团队体系,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及拓展区开展责任双师工作,研究破解规划实施的重点难点问题,共同推进规划实施与基层治理。通州区以“专家领衔、专业多元、国际协作”的方式保证责任规划师团队的专业性,21支团队均配备包括规划、建筑、交通、市政等多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团队成员总数170余人。过去一年,通州区围绕民生痛点梳理新芽项目约132个。今年,通州分局统筹协调,已形成第二批90余个项目。结合基层治理及群众诉求,新芽项目分为人居环境改善、公共空间改善、城市风貌提升等9个类型,项目库保持动态更新。潇湘晨报旗下民生新闻帐号

5.云南:努力把云岭大地的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9月23日,“云南这十年”系列新闻发布会自然资源工作专场发布会在昆明召开,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努力把云岭大地的每一寸土地规划得清清楚楚。到2035年,真正实现农业空间安全合理、城镇空间集约高效、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把云南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省份。划定了约5731万亩的永久基本农田,空间上形成了“五区四带”(“五区”即东部高原粮食主产区、西部高原粮食主产区、乌蒙山粮食主产区、西南部粮食主产区、东南部粮食主产区;“四带”即金沙江、澜沧江、红河、怒江河谷热作农业带)农业发展新格局。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约17051万亩,占国土面积的29.7%,形成“三屏两带六廊多点”(“三屏”即青藏高原南缘滇西北高山峡谷生态屏障、哀牢山-无量山山地生态屏障和南部边境热带森林生态屏障;“两带”即金沙江澜沧江红河干热河谷地带和东南部喀斯特地带;“六廊”即怒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迪庆-丽江生物多样性保护廊道等六条生态廊道;“多点”即九大高原湖泊及重要自然保护地等重要生态节点)的生态安全格局。划定全省城镇开发边界约624万亩,守住农业、生态、环境、灾害等底线,保障我省“一圈一群两翼一带” (“一圈”即昆明都市圈;“一群”即滇中城市群;“两翼”即培育滇西城镇群和滇东北城镇群,形成支撑云南省双向开放的两翼;“一带”即沿边城镇带,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城镇空间建设用地需求。此外,首创“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截至目前,全省共动员5万余名公职人员回乡参与家乡规划,2021年共完成4791个行政村编制任务,今年将继续完成5507个村庄规划编制任务,村庄规划编制覆盖率将达到85.1%,2023年将实现重点地区应编尽编,确保让云南美丽乡村建设大有“空间”,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云南网

6.土壤污染防治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规划9月23日上午,北京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四十三次会议表决通过《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并自2023年1月1日起施行。《条例》明确,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将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关部门编制本市土壤污染防治规划。北青网

7.编制“组合式”建设规划,确保百里长江生态廊道高水平建设9月23日上午,武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武汉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副局长田燕表示,市规划局已编制了一系列的“组合式”建设规划,稳步推动百里长江生态廊道的规划建设有序,确保高水平建设。为全面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和《长江保护法》,市规划局编制完善《武汉长江大保护滨江带空间规划》,立足生态发展格局,固化生态框架,确定保护利用格局,构建生态管控体系,以现有的主城区江滩公园为基础,将生态空间逐步向新城区段、郊野区段延伸,形成“长江画廊”。同时,《武汉市两江四岸规划》《武汉市汉江两岸整体城市设计》也编制完成,坚持“江、园、城”有机融合,统筹山、水、路、岸、产、城等空间关系,将两江四岸地区打造成为践行长江大保护示范样板区,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世界级历史人文集聚展示区和武汉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功能承载区。近期,市规划局组织开展了长江岸线两大标志性公共活动空间规划,即《重大仪式活动空间武汉关城市阳台概念规划》及《汉正阳台规划设计方案》研究。(武汉发布

8.十年接力奋斗江苏省北沿江高铁即将从规划蓝图变现实近日,江苏省铁路集团对媒体表示,北沿江高铁已经具备法定开工条件,即将于近期开工。这标志着南通人期盼已久、为之接力奋斗的这条横贯东西的沿江铁路大动脉,即将从规划蓝图,变成现实。而从梦想萌芽到真正圆梦,南通人已经为之接力奋斗了10年。2016年6月,北沿江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成为“八纵八横”之沿江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后,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值得一提的是,北沿江高铁南通段线路全长约140公里,占江苏段的大约1/3左右,将为南通再添一条公铁两用过江通道。据介绍,北沿江高铁上海宝山站至启东西站段建设工期为7年,启东西站至合肥南站段建设工期5年。建成后将成为南通接轨上海、融入苏南的又一便捷通道。南通广播电视台

9.《厦门市“十四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项规划》印发 2025年人均期望寿命达81.63岁9月20日,记者从厦门市人民政府网获悉,《厦门市“十四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印发。《规划》中提及,到2025年,全市常住人口人均期望寿命将达81.63岁。规划提出,厦门将落实福建省打造两大医疗高地的方案,打造“闽西南”医疗高地;同时,积极挖掘争取新的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全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数力争达1500名以上。。力争在5~10年间,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的四级手术占比达到60%左右。此外,《规划》每个区内至少建成1个有明显成效的城市医疗集团。新华社客户端

10.新泰打造智慧化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近年来,为更好地统筹耕地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促进乡村振兴项目的落地实施,新泰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结合自身业务优势,全面梳理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变更调查、“三区三线”划定成果、林业一张图、水源地保护区、已批用地等3大类10余项基础数据进行叠加,按照不同项目用地政策进行技术筛选,规划形成耕地补划用地库、生态修复项目用地库设施农项目用地库、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用地库、光伏产业用地库等,制作“涉农项目选址导引图”,直观地显示了全市范围内各类涉农项目适宜选址的用地,并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系统,为快速、精准进行项目用地选址、用地性质筛选提供规划引领和数据支撑。

根据《自然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和现状评估工作的通知》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技术规范》(GB/T 39972-2021)等文件要求,新泰市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实施监督系统于2020年底启动实施,并于2022年1月基本完成系统功能的部署,进入试运行阶段。系统建设以“三调”数据为基础,形成了一套涵盖现状、国土空间规划、现行规划、管理、社会经济5大类126项服务、350余个数据专题的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数据体系。开发构建了覆盖规划全周期管理的6大应用模块和1个支撑模块建设,满足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建设指南的要求。(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11.“十四五”超50座加氢站将落成,广州市氢能基础设施规划出炉!在政策支持下,氢能产业发展提速。广州作为大湾区的氢能产业高地,力争在窗口期打造氢能完整产业链。9月21日,广州市发改委正式印发《广州市氢能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下称《规划》),其中指出,“十四五”阶段(2021-2025年)规划目标为:新建制氢站1座,累计建成制氢站3座以上;累计建成加氢站50座以上。形成3.5万公斤/天(1.3万吨/年)燃料电池用氢气制氢能力,形成不低于4.0万公斤/天加氢能力(1.5万吨/年),可以满足6000辆以上氢燃料电池车运行用氢需求。2026-2030年规划新建加氢站50座以上,累计建成加氢站100座以上,形成5座以上制氢加氢合建站布局,3-4座储氢站布局。形成10万公斤/天(3.6万吨/年)燃料电池用氢气制氢能力,形成10万公斤/天(3.6万吨/年)以上加氢能力,可以满足氢燃料电池车商业化运营需求。

《规划》指出,白云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52座:加氢站51座,制氢加氢合建站1座(根据氢能产业发展情况实施)。黄埔区规划建设氢能基础设施47座:制氢站3座,其中2座为已建成制氢站;制氢加氢合建站5座,其中1座已建成;加氢站39座,其中4座已建成。规划实施后,广州市将建成北、中、南三大供氢中心,以60公里最优供氢距离考虑,能够保证基本覆盖整个广州市,进而有效地降低氢气运输成本。广州市基本形成较为全面的加氢站网络,覆盖广州市内主要干线。同时,在广州-东莞-深圳、广州-佛山-阳江、广州-中山-珠海的高速公路上均布局有加氢站,与广州市内主要干线上的加氢站布点,形成氢能走廊。华夏时报

12.《上海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印发9月14日,为贯彻落实《关于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的意见》(沪府办〔2022〕13号),规范本市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管理工作,制定本办法包括9章44条。《办法》指出: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指以镇(街道、乡)为基本实施单元,实施全域规划、整体设计、综合治理,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生态保护修复和各类乡村建设行动等单体项目,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的国土空间综合治理活动。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范围内经区级申报、市级审核确定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上海市人民政府官网

13.贵州省发改委发布民间投资可参与的671个“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名单9月23日,记者从贵州省发展改革委获悉,为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扩大民间投资规模,近日,省发展改革委印发通知,向社会公开发布贵州省民间投资可参与的“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名单。据悉,本次向社会公开发布的民间投资可参与项目共671个,项目总投资3877.72亿元,拟引入民间资本2586.75亿元,涉及农业、林业、水利、保障性安居工程、产业园区、环境保护、交通运输、教育、旅游、民政、能源、体育、文化、新型基础设施、养老、医疗卫生、制造业、重大市政工程、房地产等19个领域。天眼新闻

14.成都世园会主会场项目开工规划设计将全球招标9月22日,成都东部新区2022年第四批次重点项目集中开工仪式在东部新区空港新城金茂绿建智慧能源中心项目现场举行。包括2024年成都世园会主会场在内的24个高能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418.3亿元,年内计划完成投资22.9亿元。当天,7个重大功能性项目集中开工。其中,2024年成都世园会主会场项目位于绛溪河生态绿廊,占地3633亩,突出“公园城市·美好人居”主题,规划设计面向全球公开招标,打造具有“时代特征、国际水平、中国元素、成都特色”永不落幕的园艺界“奥林匹克”盛会。会后,核心建筑将转化为东部新区文化艺术中心、国际花卉交易中心、天府人居美学空间、亲水绿廊消费场景,带动城市功能加速完善、城市价值整体提升。集中开工的还有集成润信智能制造、海晨供应链、金茂绿建智慧能源中心等10个重大产业化项目。其中,金茂绿建智慧能源中心是西南地区首个“区域能源+绿色数据中心”耦合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占地面积约16.5亩,计划2023年12月建成投运。武侯检察

15.《南充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6)》印发市政府办日前印发了《南充市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规划(2022—2026)》(以下简称《规划》),《规划》分别立足南充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四川南充航空港经济开发区、南充市嘉陵区工业集中区、四川阆中经济开发区、四川南部经济开发区、四川西充经济开发区、四川营山经济开发区、四川仪陇经济开发区、四川蓬安工业园区、四川南充经济开发区等10个我市产业园区,从优化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园区发展能级、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大科技成果转换力度、全面提升园区开放水平、推动园区绿色低碳发展、全面提升园区服务水平等七大方面进行详细规划,并且细化分析环境影响以及强调保障措施,从而确保《规划》落地落细落实。根据《规划》,我市力争到2026年底,将全面提升“低成本、低门槛、高补贴集聚产业”的1.0园区,建成7至8个“主导产业明确、技术密集型企业集聚”的2.0园区,突破突围1至2个“以提高功能复合率和宜业宜居度为导向”的3.0产业功能区;建成一批规划科学、特色突出、产业集聚、用地集约、质量效益显著的特色产业园区2026年底,全市产业园区建成面积拓展至150平方公里,产业园区标准厂房面积突破300万平方米,企业亩均投资强度提高3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突破1000户,园区实现产值突破4400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比提升30%,争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0户,建成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60户;现有园区企业全面淘汰燃煤、燃油锅炉,生活污水、垃圾、工业废水、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工业固废妥善处置,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5%以上。南充新闻网

国际规划动态

1.越南首次制定国家水资源规划越通社9月19日报道,2021至2030年阶段越南国家级水资源规划,展望2050年已被通过,这是越南首次将水资源列为国家级规划。拥有纵横交错的3450条河流和溪流,越南水资源十分充裕。但是,目前水资源分布尚未均匀,雨季时水量占全年总水量的70-80%而干季的水量仅为20-30%。因此,国家级水资源规划不仅保障水资源开发利用,而且还将有关水的自然灾害所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水平。规划审定委员会强调,越南国家级水资源规划需要制定好环境保护尤其是水资源保护的各项措施。比如红河流域水位降低、中部水牢和干旱、九龙江平原的土壤盐碱化等问题该如何处理。而环保至上是贯穿各项措施的基本原则。走出去导航网

2.秘鲁利马批准制定新城市发展规划近日,秘鲁利马首都委员会批准了《2040年前首都规划》。此次距上一次制定首都发展规划已过去约40年。《秘鲁人报》9月14日报道,根据《2040年前首都规划》,在全国范围内,利马市的发展目标是成为一个提供就业和服务的发展中心;在大区范围内,利马市力求与区域联邦协作,优先执行生产、社会和环境旅游项目等;在城市范围内,利马市内的可持续发展地区将协调发展,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在联运方面,新规划提到了陆路运输,即发展北利马区、南利马区和东利马区的新路线和“卡亚俄市—利马市—万卡约市”铁路;航空运输包括开展4个缆车项目和豪尔赫·查韦斯机场的扩建;水运则是发展钦博特港、昌凯港和圣马丁港等;非常规运输方面,规划则提出了4条索道。据利马市市长米格尔·罗梅罗·索泰洛介绍,《2040年前首都规划》的投资金额超3278亿索尔,其中14.8%将用于短期项目,85.2%将用于中长期项目。此外,规划还确定了两项优先发展战略,即“北部领土计划”和“南部领土计划”,投资预算约为5.66亿索尔。法制网


供稿:中金万瑞研究院   规划研究中心

Copyright©2019 万瑞公司    ICP备案:京ICP备16035998号-1

技术支持:平东信息